而黄陂年轻人口太少,归根结底就是产业不行,缺乏高薪工作,大批年轻人离开黄陂,去市区工作,自然别人会把户口也一并迁走
从人口结构来看,前川街道中年人口数量最高,达到了8.3万人,其次是6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有4.1万人,18-34岁的年轻人3.7万人,很显然,前川的人口结构确实偏老(前川34岁以上的户籍居民有12.5万人,34岁以下的年轻人只有6.68万)
小编看法:前川街道,作为黄陂区政府所在地,黄陂的中心街道和首善之区,应该大规模推进城镇化进程,将村湾都合并起来,集中在城区边缘居住(给每个农户一片宅基地,补贴10几万,让他们在城区建房),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,城区人口多。
黄陂人口最多的年龄段是35-59岁这批人,达到了49万人之多,年轻人(18-34岁)人群24万和60岁以上的老人23万数量差不多,儿童和少年(0-17岁)这个阶段的人数为20万
2023年,黄陂区户籍人口117万(黄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),其中城镇户籍只有30万,农村户籍87万
改革开放40年,农村人对城市仍然心存疑虑,保留农村户籍,是为了给自己一个退路(城市里混不下去,还可以回农村),可见咱们对居民的社会保障还有很大不足(福利好的国家,别人根本不担心在城市里活不下去)
相比盘龙城10万户籍人口全部是城镇人口,这样看来,前川的城镇化比率相当之低,前川还是一个农业街道(
相对来说,盘龙城10万户籍居民中,34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数量为4.7万,34岁以下的年轻人则有5.3万,盘龙城居民的年龄结构要年轻许多
看来,黄陂农村人,即使去城里买了房,也不愿意把户籍转过去,有人说这是因为村里还有宅基地和承包农田的缘故(户籍转走以后,你再想要宅基地和农田就很难了)